认知基因 认知人类基因  > 所属分类  >  疾病预防    神经系统   
[0] 评论[0] 编辑

创伤后应激障碍基因

是一类受到严重心理创伤后产生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平均人群每 10 万人中出现该疾病 850 例。

中华基因库

相关知识

疾病诱因

能诱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创伤主要分为三类,情境创伤、连续创伤以及因他人经历导致创伤: 认知人类基因

  1. 情境创伤:此类创伤主要是由人为、技术或自然灾害引起的事件导致的。包括战争、虐待、暴力、机械化事故(汽车、火车或飞机失事等)或医疗紧急情况(医疗资源挤兑等)。
  2. 连续创伤:分为环境导致的创伤和自身情况导致的创伤。环境带来的如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下,如政治因素、工作环境以及流行病等,在高度环境压力导致心理受到创伤;自身情况导致的如在事故等事件之后的过度回忆,如机械化事故之后、士兵在战后的过度自我责怪等。
  3. 他人经历导致创伤:因为目睹或听闻他人经历了严重的创伤性事件(甚至死亡)后导致的心理创伤。

有的时候创伤不一定是由单个分类的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混合因素导致的。 renDNA.com

发病时间

无特定发病年龄。通常发生在经历导致严重心理创伤的事件后,如果不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疏导,事件后十余年仍可能患病。 中华基因库

流行程度

根据国内多个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研究,中国人群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为0.3%左右,而终身发病率为为0.85%左右。在其它地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为0.5%~1%,终身发病率约为3%~6%,显著高于东亚。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终身发病率与种族有关,分别为非洲裔8.7%,欧洲裔7.4%,西班牙裔7%和亚裔4%。一些研究指出,经历过心理创伤的人群中,终身发病率可达25%左右。

认知人类基因

典型症状

  1. 会产生侵入性想法反应过度
  2. 持续性回避 一些跟导致心理创伤相关的事情和场景。
  3. 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自我责怪或避免社交。

治疗方法

  1. 心理疗法:通过心理上的疏导进行治疗,包括心理动力学疗法认知行为治疗应激预防训练眼动脱敏与再处理 等。
  2. 药物疗法:通过使用抗抑郁药物抗惊厥药物 等进行治疗。
  3. 合并疗法: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效果较单一一种治疗的疗效更佳。

中华基因库


认知人类基因

影响因素

可控因素
  1. 心理干预:受到心理创伤的群体若没有及时接受心理疏导等干预,则发病率会提高。
不可控因素
  1. 性别:人群中女性发病率较男性稍高。
  2. 严重心理创伤:受到严重心理创伤的人更可能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3. 疾病因素:患重度抑郁症的患者更可能患创伤应激障碍。

检测的基因

PRTFDC1

该基因编码一种含磷酸核糖转移酶结构域蛋白。有研究表明,该基因的多态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分离性遗忘症等精神类疾病及急性喉炎有关。 认知人类基因

第10号染色体
NOS1AP

该基因编码与信号分子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结合的胞质蛋白。该蛋白参与神经信号传导。有研究表明,该基因的多态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

认知人类基因

第1号染色体

renDNA.com
中华基因库

保健建议

如果经历了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创伤事件,请尽快接受心理疏导和治疗。

renDNA.com


renDNA.com

参考文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脑膜瘤基因    下一篇 发作性嗜睡病基因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