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基因 认知人类基因  > 所属分类  >  疾病预防    神经系统   
[0] 评论[0] 编辑

强迫症基因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障碍,其特点是反复出现令人痛苦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平均人群每 10 万人中出现该疾病 1800 例。 认知人类基因

相关知识

发病时间

强迫症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早期发病,约 2/3 的强迫症病例在 25 岁前发生。

中华基因库

流行程度

患病率:1800/10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 15~44 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 20 种疾病之一。 认知人类基因

典型症状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障碍,其特点是反复出现令人痛苦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症包含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个成分,将强迫思维定义为周期性的持续的想法、意象或冲动,而不仅仅是认知事件,包括忍不住反复思索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产生一些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的冲动;强迫行为是重复的行为或心理仪式,因此,强迫行为也可能是认知事件。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之间的关键差别是强迫思维引起了焦虑或痛苦,而强迫行为的目的是阻止或降低这些痛苦或一些可怕的事。

认知人类基因

治疗方法

  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必须的、有益的,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如暴露反应疗法(ERP)及认知疗法等)、精神动力学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但每种心理治疗都有自身的局限,治疗强迫症只能改善症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2. 药物治疗:如果病情较重,可尽早开展科学的药物治疗,目前使用的一线抗强迫药物与抗抑郁药是一致的,其特点在于能够调节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包括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氟西汀、西普酞兰、舍曲林等,一般需服用至少1~2年来巩固疗效。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也是强迫症治疗的一个候选方案,对于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均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的情况下,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采用改良电休克治疗或者经颅磁刺激治疗,这两种精神科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对于难治性强迫症也有一定的疗效。神经外科手术被视为治疗强迫症的最后一个选择,因其存在癫痫发作、感觉丧失等严重的不可逆的不良反应,所以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应在经过三位精神科主任医师会诊后再考虑是否实施手术治疗。

renDNA.com

认知人类基因

影响因素

可控因素
  1. 心理社会因素:某些行为学家所认为的, 强迫症发病是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刺激反应过多重复从而导致焦虑不适,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失调,从而导致异常习惯的形成。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暴力、家庭环境亲密度、父母养育方式。
  2. 性格因素:强迫性人格或精神衰弱者出现强迫症的概率更高。强迫性人格或精神衰弱主要表现为:力图保持自身和环境的严密控制,他们注重细节,做任何事都力求准确、完善,但即使如此,也仍有 “不完善”、“不安全”和 “不确定 ”的感觉。性格常常表现为循规蹈矩,缺少决断,犹豫不决,依赖顺从;或者表现为固执倔强、墨守成规、宁折不弯及脾气急躁,进而导致强迫症的发生。
不可控因素
  1. 年龄:强迫症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早期发病。
  2. 神经-内分泌因素: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及多巴胺不平衡,有可能导致强迫症的发生。
  3. 家族病史:有强迫症家族病史的人,患病率较高。

检测的基因

TPH2

该基因编码蝶呤依赖芳香酸羟化酶家族的一个成员,其功能包括铁离子结合和氧化还原酶活性,该基因的突变可能与精神疾病有关。 中华基因库

第12号染色体
SLC6A4

该基因编码一个完整的膜蛋白,其功能包括蛋白质同源二聚化活性和Rab GTP酶结合。与SLC6A4基因相关的疾病包括强迫症。 认知人类基因

第17号染色体


renDNA.com

保健建议

  1. 选择包容度高、生活压力低的社会环境进行工作和生活,与亲友和同事维持和睦融洽的关系。提升自己应对心理压力和生活负担的能力,以免诱发疾病。
  2. 如果您有强迫性格倾向,要学会认知领悟, 加强认知纠偏, 在熟练掌握心理调适的前提下努力矫正自己的性格缺陷。

renDNA.com

认知人类基因

参考文献

认知人类基因

renDNA.com


renDNA.com

认知人类基因

中华基因库

认知人类基因


renDNA.com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血管性痴呆基因    下一篇 帕金森基因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