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基因 认知人类基因  > 所属分类  >  疾病预防    消化系统   
[0] 评论[0] 编辑

溃疡性结肠炎基因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病变位于大肠,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粘膜下层。平均人群每 10 万人中出现该疾病 12 例。

renDNA.com

中华基因库

renDNA.com

相关知识

发病时间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0~30岁人群较为高发。 中华基因库

流行程度

据统计,平均人群中每10万人出现该疾病约12例。 renDNA.com

典型症状

临床表现以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为主,其中,黏液脓血便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重要表现,症状轻的患者每日可排便2~4次,重者可达每日10次以上。 中华基因库

治疗方法

目前并没有特效药物或者方法可以完全根治溃疡性结肠炎,但是可以通过规范治疗来减少复发,延长缓解期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中华基因库

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益生菌以及抗 TNF 制剂,其中氨基水杨酸类常作为首选和维持治疗的药物,皮质类固醇也就是通常说的激素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多用于急性发作,而免疫抑制剂可以减轻或消除对激素的依赖,并且在氨基水杨酸维持治疗失败时可以用于溃结的维持缓解。当内科治疗无效,有手术指证时可以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切除病变肠段。 renDNA.com


认知人类基因

影响因素

可控因素
  1. 精神因素:有研究表明,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导致患病风险增加。
  2. 感染因素:目前尚不能确定细菌、病毒感染与患病的直接关系,但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似乎会增加患病风险。
  3. 阑尾切除术:研究显示,在20岁之前进行阑尾切除的人患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大大降低。
  4. 生活习惯:饮酒容易引起溃结的复发,但吸烟貌似可减少溃结的发生。但是综合全身健康的考虑,还是建议戒烟戒酒。
不可控因素
  1. 遗传因素:有家族遗传倾向。
  2. 免疫因素: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关系密切,常与甲状腺、糖尿病等疾病共存,体液免疫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细胞免疫为次。

认知人类基因

renDNA.com

检测的基因

BSN

该基因编码一种参与突触前细胞骨架形成的支架蛋白。该基因主要在大脑中的神经元中表达。啮齿类动物的类似基因产物集中分布在轴突末端的活动区,与细胞骨架结构紧密相关,对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至关重要。该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renDNA.com

第3号染色体
IL23R

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IL23/IL23受体的一个子单元,对于IL23A信号通路至关重要。该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认知人类基因

第1号染色体


认知人类基因

保健建议

  1. 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或心理压力过大。
  2. 如感染了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需积极进行治疗,以免恶化。
  3. 注意清淡饮食,戒烟戒酒。

认知人类基因

认知人类基因

参考文献

renDNA.com

renDNA.com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酒精性脂肪肝基因    下一篇 结直肠癌基因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