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基因
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是引起不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平均人群每 10 万人中出现该疾病 6000 例。 renDNA.com
renDNA.com
认知人类基因
相关知识
发病时间
大多发生于青春期,在月经初潮前或之后发病,部分患者在20多岁时才出现症状。 认知人类基因
流行程度
据报道,平均每10万人中出现该疾病约6000例。
renDNA.com
典型症状
以慢性无排卵、高雄激素和卵巢多囊样改变(PCO)为主要特征,常见的临床症状还有不孕、多毛、肥胖、月经紊乱、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等。 中华基因库
治疗方法
- 遗传因素:有家族遗传倾向,母亲或同胞姐妹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人群更易患病。
- 年龄:发生于青春期女孩和育龄女性。
- 性别:仅女性发病。
- 出生前暴露于高水平雄激素环境会诱发此病。
中华基因库
renDNA.com
影响因素
可控因素
- 肥胖:BMI≥25.0的青春期女孩和育龄女性更易患病。
- 严重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女性病人更容易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可控因素
- 遗传因素:有家族遗传倾向。
- 年龄:发生于青春期女孩和育龄女性。
- 性别:仅女性发病。
- 出生前暴露于高水平雄激素环境会诱发此病。
中华基因库
renDNA.com
检测的基因
renDNA.com
保健建议
- 对于肥胖女性,减肥很有效,不仅能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还可改善月经、恢复排卵,甚至能够怀孕。
- 定期体检:每年一次健康体检,检查血糖、血脂、妇科检查和B超,如发现高胰岛素血症应积极治疗。
认知人类基因
中华基因库
参考文献
-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susceptibility loci for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on chromosome 2p16.3, 2p21 and 9q33.3.
- Variants in DENND1A Are Associated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 Women of European Ancestry
- Causal mechanisms and balancing selection inferred from genetic association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eight new risk loci for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susceptibility loci for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on chromosome 2p16.3, 2p21 and 9q33.3.
- Large-scale genome-wide meta-analysis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suggests shared genetic architecture for different diagnosis criteria
- Causal mechanisms and balancing selection inferred from genetic association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中华基因库
renDNA.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